健康报讯 (记者段梦兰)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包括总则,预防,监测、报告和预警,疫情控制,医疗救治,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9章115条。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防治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原则。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全国传染病疫情应对工作,负责全国传染病医疗救治的组织指导工作。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负责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组织指导工作,负责全国传染病疫情应对相关工作。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开展疫情会商研判,组织协调、督促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国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上下联动、功能完备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在预防部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状况,加强社会健康管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在监测、报告和预警部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国家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建设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及时掌握重点传染病流行强度、危害程度以及病原体变异情况;国家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传染病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临床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互通共享制度。
在疫情控制部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指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其他单位和个人报告甲类传染病的,有关甲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的移交按照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规定执行;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患者时,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在医疗救治部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建立由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院前急救机构、临时性救治场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血站等构成的综合医疗救治体系,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加强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能力。
据悉,我国于1989年公布施行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2013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和部分修改。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9闽ICP备1902626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38号
地址:平博体育网址邮编:350003总访问量:
主办:平博体育网址承办:平博体育网址宣传处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